煤企春节难熬停产放假【资讯】
2023-03-17 来源:广西工程机械网
煤企春节难熬 停产放假
经济寒冬弥漫之际,煤价跌跌不休,煤炭企业销售收入大幅减少成为普遍现象。曾经风光无限的煤老大们这个春节过得并不轻松,往年春节期间加班产煤的煤炭行业,今年纷纷停产放假降库存。
煤企春节难熬 停产放假
多数煤企业绩难看
根据各上市煤企业绩预告,粗略统计发现,安源煤业、开滦股份、西山煤电、昊华能源、上海能源、平煤股份、金瑞矿业、中煤能源等公司的净利预减幅度介于50%-80%之间。
然而,对于煤炭企业来说,净利跌去50%在去年仅仅只是起步,也有公司净利预减幅度甚至超过90%。
冀中能源公告称,2014年其净利预计比上年同期下降95.78%至98.31%。兰花科创预计2014年与上年度同期减少93.01%到95.81%。恒源煤电与上年度同期相比,将减少90.30%到96.77%。
上述煤企虽然去年业绩下滑严重,但至少仍有盈利,相比出现亏损甚至连亏两年的公司,则要幸运一些。
结构性过剩引发连锁反应
自2011年底以来,煤炭产业发展态势急转直下,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矛盾突出,库存增加,价格下滑,企业经营压力不断加大,部分企业减发、欠发工资问题十分突出。
岳福斌分析说,近年来,全球都在给新能源做加法,而我国煤炭产业也跟着做加法,而且在煤炭市场拐点即将出现时仍不断上项目。此外,在淘汰落后产能过程中,许多地方一直在建大型先进的煤矿,但在做减法时却进展缓慢。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,煤炭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就愈演愈烈了。
在煤炭产业发展的黄金10年,大量的社会资本集中涌入煤炭产业,使得煤炭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年均30%的增速,这已经为当前煤炭产能过剩重重地埋下了伏笔。韩建国说。
进口煤的冲击,也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。数据显示,2009年,我国煤炭进出口市场总体平衡。但到了2013年,煤炭进口达到3.72亿吨,猛增了160%。此外,一些地方出现大量违法违规建设的煤矿,现已达到192处,总产能达到7亿多吨。
停产放假成常态
分析指出,受市场弱势格局及铁路运费上调等因素影响,目前煤企的生产积极性普遍不高。今年春节,部分主要煤企先后安排停产放假,消化库存。
然而,供给过剩压力得到缓解的同时,煤炭需求愈显低迷。春节期间,部分工业企业开始停产放假,南方电厂日耗煤量由72万吨的高位回落至不足40万吨,沿海主要电力集团存煤可用天数增至近32天。
港口方面的数据同样不容乐观。截至2月16日,环渤海煤炭库存已超2300万吨,其中,秦皇岛港库存较年初增加近150万吨。预计春节期间,北方港口存煤还将上升。
分析师认为,今年春节,尽管煤企还将加大停产放假力度,但春节期间和节后的一段时间,煤炭市场都将面临用电用煤淡季。此外,中转港口和下游电力集团库存充裕。进口煤价格优势明显等因素也在不断向煤市施压,煤价进一步承压下行的可能性较大。
岳福斌分析说,在煤炭消费减量化进程中,煤炭产业的产能结构调整步伐将进一步加快。随着煤炭消费比重的下降,大约会有30%的煤炭企业无法盈利,预期将会被洗牌出局;有30%左右的企业凭借竞争优势,将一步一步上台阶;另外40%左右的企业将逐渐分化,或上一个台阶,或被市场淘汰。
韩建国建议,在新一轮的市场洗牌中,煤炭企业不能再拼数量和发展速度,而要练好内功,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,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。
- 上一篇:一带一路重大工程清单亮相在即共几百项【资讯】
- 下一篇:煤企困境的求生之路【资讯】